教师篇
职教中心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2020年新的起点,不一样的开局,新型冠性肺炎疫情汹汹而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波及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这既是公民义务,更是政治责任。疫情防控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一个月来,我们的班主任每天攻坚克难地完成信息的填报工作,各部门主任尤其魏君君、胡鑫两位主任每天不分昼夜地进行信息统计的上报工作。疫情不结束,工作不停止,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真正的大局观与高度的责任心。
左:教育教学副校长 刘维成 右:教导处主任 魏君君
为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教”的号召,2月12日高考专业部拉开了线上教学的序幕。周艳华、单增荣等老教师,为尽快熟悉技术手段,率先垂范,不耻下问;张静老师临危受命,积极投入到制作速课的队伍中。各教研组群策群力,老师们互助互利,高效率地完成了速课任务,保证了线上教学顺利的进行。
在这个特殊的开学季,我想与老师们交流以下三个方面:
一、疫情当前,教学工作新举措
疫情当前,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国家要求一些高品质平台为宅家的学生做好网上课程资源开放工作,举国上下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E时代。老师们,时代在发展,需要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我们要顺应形势,勤于学习,大胆尝试,充分利用好辅助平台、软件、工具助力线上教学,以此提高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将传统教育好的方式方法与E时代相融合。
也许有的教师有抵触心理,仍然采用线下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无疑将落后于时代。老师们,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正处于教育的嬗变中,我们应遵循“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规律,我们正处于教育的变中。近期老师们参加了教育局的线上培训学习,结合培训内容与职教特点,大家要明确线上教学要求。
(一)学什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因线上教学时间压缩,教师们一定要根据学情整合教学内容。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可以围绕本次疫情,开展主题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学会合理运用线上教学各级、各类平台,建议大家采用“学习通”平台、钉钉平台、中国MOOC网等,充分利用共享资源。
(二)怎么学。明确教学途径。教师不是单枪匹马,必须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通过集体教研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依据教学计划,拟定学生学习任务,确定支撑网络。在教学方式上,以问题为导向,先学后教,实现真正的课堂翻转;在学习方式上,更加注重自主式、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怎样学的好。明确课程设计。目前线上教学没有很好普及,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对线上教学还不适应,教师无论是实时直播授课还是采用录播授课都需跟课,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指导学生进入线上课堂学习。同时老师们需要边教学边探寻适合的方法,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改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疫情之后,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将是大趋势,构建智慧教育和智慧学习的“大教育圈”将是未来的重点。
二、疫情之中,德育渗透新体现
教育一向是广阔和深远的,它不停留在书本,也不停留在课堂,2020年的疫情,何尝不是一堂重要的人生之课!
我们都是双重身份,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学生的家长,愿因疫情的隔离,把我们家、校与孩子们凝结地更紧密,家校合作更密切。作为教育者,作为父母,该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为学生和孩子立下不平凡的榜样,又该教学生和孩子如何去观察,感受、审视并成长,为未来社会的积极改变反思个体的责任。做好线上教学,延伸教育温度,我们教师应该做到,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成长,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无论线上、线下,教师们一定要牢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脑中有目标、手中有教法。
像一位教育者倡导的“如果可能,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所在的社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增添更多的良善、温暖和公义”,所以做好当下工作,就是我们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三、疫情之后,专业成长新收获
此次疫情,给经济按下了“暂停”键,对所有企业都是一场考验,中国社会也将深刻转型。就像网上流传的“没有非典就没有淘宝”。现在有人推侧疫情之后,中国将在很多领域发生巨变。其中教育的改变,就是“线上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加速代替。以前知识传播主要在教室发生的,每个老师只能面对几十个最多上百个人授课。而现在一个老师可以在线上跟上万人乃至几十万人授课,只要有网络,听课者不会受地域限制,这就是线上教育的核心优势。它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平民化,而这一点恰恰是解决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
我们常说,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往往并非起点,而是拐点,机遇都在拐点!疫情不仅是危机,更是一次大考!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大考面前,必须增强“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必胜之心”,归根到底,就是让我们不忘初心。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紧跟时代需求,适应新的工作形式。积极研修,充分利用国家级免费网络信息平台,不断学习与应用,熟练实施互联网教学,在缓解教师转型备课带来压力的同时,将压力变动力,既保证线上教学顺利,又提升自身的专业成长,到2020年底实现教师应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100%的目标。
老师们,在党中央的精准施策下,在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奉献中,再艰难的时刻也总会过去。2020年注定不平凡,希望我们更珍惜。相信疫情过后,我们一定会成长为不一样的自己,成为学生真正的人生导师。
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老师新的一年收获不一样的业绩!
相关公告
地址:牡丹江市东安区东长安街217号
联系我们: 0453-6688438(办公) 0453-6691093(招生)
邮箱:mzjb2007@163.com
Copyring © 2021 版权所有 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 黑ICP备14007370号-1
教学资源
微信公众号
网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