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至,花将开,大自然并没有因疫情而停下脚步,疫情更没有延迟教师奋进的脚步。面对延期开学,学校领导结合省、市研修活动的安排、职业教育发展新动态,多措并举提供平台与载体,为居家老师积蓄赋能。通过线上教研与学习等方式,让防疫宅家的教师突破时空,共学共进,蓄力向前。
一、线上研学共进,完善课堂教学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停课不停学,这不仅是对需要学习的孩子们提出的期望,更是对老师发出的呼唤。
2月25--26日全校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钉钉平台使用、教育教学与防疫知识培训》的学习;29日观看市教育局的《线上教学工作视频会议》;3月16日学习了市教育局的《线上教学交流研讨会》;31日观摩了《牡市中职线上教学论坛》。
教师学习笔记
3月11日--12日培训学习了省教师发展学院张晓明教授《助力教师线上教学的研培行动》与《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的培训方略》的讲座。
3月26日学习省教师发展学院张丽萍老师的《中小学线上教学的问题与思考》的内容。
教师学习感悟
在这个加长版的“非常”假期中,全体教师把握契机,积极充电,养成“勤学敏思”的习惯,在专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把握职教动态,培育技能人才
2020年开年,教育部下发了基础课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课教学有了指导性文件,填补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有教学大纲无课程标准的空白,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3月16日学校组织教师们学习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分享了《使命、价值与关键: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思考》等文章。
教师学习笔记
教师学习感悟
3月30---31日学校选派59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主办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培训学习。
教师们明确了以新课标引领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紧扣时代与职业的要求。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注重与专业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三、正确应对压力,积极调整心态
教师们一样会遇到工作方面的需求与困难,长久以来,压力被视为公众健康的敌人。
3月18日省教师发展学院田丽主任的《助力教师,用心战“役”,为教师线上教学缓解压力》。
田丽主任讲到,让健康风险提高的原因并不是压力本身,应先调整自己对压力的认识,有压力没有关系。适度压力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鼓励教师用积极的心态缓解压力,采用“八大解压之法”,获得正量情绪、弹性思维和适应能力,助力教师缓解压力、赋能增效。
四、扮好家长角色,读懂孩子青春期
我们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孩子的家长。疫情期间,做好老师的同时,扮好家长角色,也是教师们一项重要的工作。
3月20日老师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学习了田丽主任的《赋能家长,同心战“役”,为家长读懂孩子指点迷津》
家长学习
教师培训
教育的根是家长教育,父母的成长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父母成长,孩子才能长大。家长是一种职业,家长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希望教师们不仅能做好教师,更能胜任家长的职业,在工作中既能指出学生问题所在,又能够给予家长有价值的专业指导,家校协力共同做好孩子成长的协助者,清醒的守望者。
五、提升信息素养,汇集智慧教学
疫情期间全面借助互联网居家线上教学的事实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不能全部取代教师职能,但是不会使用科学技术的教师终会被熟练运用技术的教师所取代。3月26日省教师发展学院刘畅老师的《人工智能时代---智慧教学应用系统助力线上线下授课点滴谈》;3月27日常冬老师的《用好信息技术助力在线教学》与江红老师的《人工智能开启智慧教育之门》。
教师学习感悟
疫情期是教师最好的增长期。需求是最佳学习动力,趁“停课不停学"这次机遇,快速学习实践掌握录课、直播、课件制作等网络教学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加速从传统型教师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型教师的转型。请相信时间,它会给我们最好的回馈。
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共同体所代替,学习形式将更丰富化。在这个非常时期,通过这次网络平台的学习机会,教师们借助网上教学的东风,潜心学习信息技术,不仅能保证疫情期间学生的有效学习,更是保障自己的未来有未来。跳出舒适区、迎面成长,做一名有信仰的好老师,成为学生生命里的摆渡人,不辜负每一个迎风起舞的日子!
尊敬的家长们、可爱的同学们,不负居家工作时光,老师们正为提升充电,美好春日可期,那将会是最美的遇见。返校在即,希望同学们学习新技能、培养新爱好,养成好习惯、充实每一天。相信疫情过去,这个前所未有的特别假期,将值得我们每个人纪念与回味。
文稿:王玉杰
图片:专业部
编辑:张晓晴
审核:刘维成
相关公告
地址:牡丹江市东安区东长安街217号
联系我们: 0453-6688438(办公) 0453-6691093(招生)
邮箱:mzjb2007@163.com
Copyring © 2021 版权所有 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 黑ICP备14007370号-1

教学资源

微信公众号

网上报名